欢迎访问齐全作文大全网!

各地端午节习俗礼仪

天下 分享 时间: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

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,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。在我国,不同的地区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同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各地端午节习俗礼仪大全,欢迎阅读分享。

端午节习俗礼仪


目录

端午节习俗

端午节的传说

端午节的由来


端午节习俗

娄烦端午节的主要节日活动是吃溜米软米粥、吃粽子和采集。

娄烦的溜米和粽子,是娄烦食品中的精品,主要是因为软米质量好。娄烦东南部特别是庙湾乡的软米,色泽金黄,又软又黏,香味浓郁。用娄烦软米做的糕、馒头、溜米、粽子,一直是省城太原的畅销食品。

娄烦端午节前后,正是各种植物幼苗生长旺盛时期,一些茎、叶可入药的植物,这时药性也最好。所以端午的采集活动也十分广泛。早晨,太阳还未出山,人们就要出去采集。

首先是挽艾。端午的艾,药性最好,据说能顶麝香用。挽回艾来插在门上、耳朵上,为的是避邪气和防蚊子等毒虫咬。大部分人家是搓成艾要子(艾绳),夏天用来熏蚊子,也有采臭蒿草嫩叶往身上擦的,也是为避邪和防蚊虫叮咬。过去娄烦还有给苍蝇插架一俗,即把柳枝折回来插在屋顶上让苍蝇爬,到除夕大扫除时才扔掉。这一习俗,是百姓在无法制服苍蝇的情况下采取的最落后的办法,让苍蝇趴在架上,总比趴在食物上强。现在有办法对付苍蝇了,但柳枝还是要的,不过是在门上别一别,闻一闻嫩柳叶的清香味而已。

还有一些懂医道的人,早晨出去把蛤蟆逮回来,在其嘴里塞进墨汁,如果没有现成墨汁,就提前用鸡蛋和烟霉制成。然后把嘴里塞进墨子的蛤蟆用泥包住放在炕洞里熏,熏干后就制成香墨子了,用来给身上起了疽肿的人写“散”字,即用香墨子围患处画一圆圈,中间写一“散”字。不知道蛤蟆是怎么知道这些的,一到端午早晨就躲起来了,很难找到。这便留下一句歇后语:“五月端午的蛤蟆,圪躲圪躲就过去了。”

娄烦端午节,还有一些地方有古会。周洪山普净寺古会,初四、初五和初六赶三天,下静游狐爷庙古会是从初三至初七赶五天。

在浠水县,每到端午,家家户户都要挂菖蒲、插艾叶、包粽子、划龙舟,隆重而热烈。

五月初五这天,一大早妇女们就上山采竹笋叶子,浸糯米,做馅料,烧柴火,一家子热热闹闹围在一起包粽子,其乐融融。

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大习俗。在浠水县北部山区,人们用划采莲船、唱哦呵腔儿来模拟赛龙舟的活动,十分热闹。每年端午节,只要那熟悉的采莲船调子一唱起来,村民们马上就扶老携幼围拢过来。

去策湖看社戏、观龙舟赛,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。历年来,策湖在端午节时就有划龙舟、唱社戏的习俗。端午节,成为策湖最隆重的节日。节日未到,当地村民就提前主动相邀亲朋好友前来过节。浓浓的节日氛围,独特的民间风俗,也吸引了各地人们前来湊热闹。

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,传说这天有瘟神降世,故家家门窗两侧安放艾枝、菖蒲,用来避邪。室内墙上贴着用雄黄酒写的“毛娘贴”,涤除瘟气。其文曰:“五月五日午,天师骑艾虎,飞剑斩蜈蚣,百邪归洞府”。小儿脸上涂雄黄酒,手臂上系五色彩线,佩戴装有艾、菖蒲等药物的"香囊"布袋,为驱蛇、蝎、蜂、蚊、蝇五毒。

五月初五日为屈原投江之日,楚人为纪念他,特用笋衣包裹有糯米、绿豆、茴香的“角粽”,投入江河祭奠,以慰屈原之灵。本县巴河、兰溪、城关南门河等地,有举办划龙船竞赛的习俗,此种凭吊屈原的活动一直延续至今。

<<<返回目录

端午节的传说

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,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,很受楚王器重。后来,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,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,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。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,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,写出了《离骚》、《天向》等不朽诗篇。

公无前229年,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,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。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,冒死进宫陈述利害,楚怀王不但不听,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。楚怀王如期赴会,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,楚怀王悔恨交加,忧郁成疾,三年后客死于秦国。楚顷襄王即位不久,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,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,秦兵攻占郢都。屈原在流放途中,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,万念俱灰,仰天长叹一声,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。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,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,同时拿来了粽子、鸡蛋投入江中。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,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。

从此,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,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,投粽子,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,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。

<<<返回目录

端午节的由来

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端午节又称重午节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: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插艾叶,戴香囊。吃粽子,撒白糖。龙船下水喜洋洋。”

但是今天的端午节,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相传赛龙舟,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`爱国诗人屈原。把粽子投到江河,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。在这里,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。相传春秋战国时期,中原大地以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七国为雄,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,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。当时,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,他劝楚怀王要仁治,不要听信小人谗言,可怀王不但不听,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。悲愤痛心的屈原,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——《离骚》和《天问》。公元前278年,楚国被秦国攻破,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,面对国破家亡,百姓疾苦,自己却无能为力,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,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。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,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,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,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。两千多年过去了,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。如今,每到农历五月初五,人们就要划龙舟,吃粽子,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。

当然,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,但都要吃粽子、插艾叶、戴香包、赛龙舟。

<<<返回目录

221381
领取福利

微信扫码领取福利

微信扫码分享